|
白露 | 一盅黔朝酒,酱酒飘香满庭芳寒生露凝,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,也是秋季的第三个节气——白露,如期而至。 一、白露至 · 秋意浓 正如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说:“水土湿气凝而为露,秋属金,金色白,白者露之色,而气始寒也。” 这个时候基本结束了暑天的闷热,天气渐渐转凉,夜间空气中的水汽遇冷凝结成细小的水滴,经早晨的太阳光照射,看上去晶莹剔透、洁白无瑕,煞是惹人喜爱,因而得“白露”美名。 白露三候: 白露物候,均与鸟有关:一候,鸿雁来。意思是白露一到,寒气渐生,鸿雁纷纷南渡避寒;二候,元鸟归。元鸟就是燕子,燕乃南方之鸟,春分而来,白露而去,此时自北而往南迁,故曰归,人们也在燕子的迁来与归去中,品读季节的更替;三候,群鸟养羞。"羞"同"馐",是美食。秋高气爽,玉露生凉,鸟儿们敏锐地感知到肃杀之气,纷纷储食以备冬,如藏珍馔。 二、白露至 · 酱香醇 白露时节,民间历来有酿粮食酒的习俗。每年白露一到,家家户户都会用荷叶上采集的露水配上糯米、高粱等谷物酿酒,待客接人必喝上一杯,也称为“白露酒”。 俗话说:“酒是粮食精”。纯粮酿制的酱香酒正是中国白酒之精粹所在,有着无可比拟的口感与独特风味,尤其是在酿造工艺上非常讲究。 我们都知道,正宗酱香酒的酿造都会经历“一年一个生产周期,二次投料,九次蒸煮,八次发酵,七次取酒”等流程。其中,“七次取酒”,取出来的酒被称为“轮次酒”,每一轮次的酒因为粮食淀粉含量不同、发酵程度各异,酒的度数、出酒量、香味口感也各不相同。而行至白露,正是进行第七轮次取酒的时候。 黔朝酱酒作为严格遵循“12987”古法酿造工艺的大曲坤沙酱香酒,同样也经历了如此繁杂的过程。在第七轮次取酒时,酒体已经变成了微黄透明、无悬浮物的状态,这时候的酱香味也更加明显,加上黔朝酱酒本身选用了赤水河产区的本地红缨子糯高粱、优质小麦和赤水河水,100%纯粮酿造,所以除了酱香突出外,还夹杂着曲香、粮香、陈香和淡淡的花果香,口感层次丰富,香味协调,幽雅舒适。 三、白露至· 饮美酒 对于爱喝酱酒的朋友们来说,一年四季都是喝酒时。但是要说“白露"这个节气一定要喝点酱香酒,是有一些原因的。 1、气候温凉,适宜饮酒 白露过后,白昼虽阳光尚热,但傍晚后气温便很快下降,昼夜温差变大,人们收起了凉席,盖上了薄被,就怕秋寒侵入体内,伤了根本。此时适量饮酒对人的身体有一定的益处,尤其是汲取粮食精华酿造的酱香酒,不仅有利于调节和滋补身体,还能够去除疲劳,舒缓身心。 2、风轻露重,小酒暖身 酱酒中的酒精含量较高,热量较高,饮入后,这些热量会迅速被人体吸收。一般来说,每1毫升白酒就能产生7千卡的热量,饮用100毫升白酒即可产生 700千卡的热量。白露时节喝点酱香酒,可以促进新陈代谢,加快血液流通,对于脾胃虚寒的人来说,就餐时搭配少量酱香酒,还可以减轻脾胃的不适感,养胃又暖身。 3、举杯小酌,怡景怡情 除了中国人养生的文化理念,秋天也是更能将时节与心情融合的季节。“金风玉露一相逢,便胜却人间无数”,在这具有诗意的节气,静静品尝一杯酱香美酒,享受生活,或与重要的人相聚,或邀明月相伴,不失为美事一桩。 白露时节,草木凝烟,沉重的汗水凝结成沉甸甸的果实,人们喜悦,感念,分享。撷一颗晶莹露珠于掌心,倒一杯黔朝佳酿入酒盏,慢酌秋味,淡品人生。 |